
掃碼關注公眾號
擁有3個國家級科研平臺,2個市場化科研平臺,4個自主研發中心和一個甲級工程設計院
已累計申請專利 881 項,獲得專利授權 416項,含外國專利29項
與南京農業大學合作開發“秸稈炭化還田—土壤改良技術”,對秸稈進行限氧炭化形成生物質炭,以生物質炭為基材生產新型肥料,實現秸稈還田,循環利用,可顯著改良土壤、恢復地力,降低化肥和農藥使用,促進糧食增產提質,利用先進的工業化技術支持農業建設。
2014年被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列入33項關鍵低碳技術目錄;
2017年被農業農村部列為秸稈資源化利用十大模式之一;
2018年,生物炭基肥料新產品及其工藝被農業農村部列為我國未來十年農業綠色發展技術集成示范。
自主研發的超級懸浮床標志著我國重油加工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可處理各種劣質重質原料,加工過程中基本無廢水、廢氣排放,產品中硫、氮等雜質含量極低。
2018年通過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鑒定會,認證該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對于推動我國劣質重油深加工的技術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截止目前,國內首套MCT超級懸浮床工業示范裝置已于河南省鶴壁市一次試車成功并平穩運行600余天。
可將廢棄生物質直接轉化成高效環保的綠色生物汽柴油、航煤等清潔油品和化學品。2018年6月,中科院過程所進行了獨立重復試驗,約2.1噸秸稈可以生成一噸氧含量小于5%的初級液化油產品。目前該技術現已取得重大突破,完成擁有低成本、高轉化率、防結焦特點的新型催化劑研發。
已列入國家“十三五”焦化轉型示范項目,并獲得中國石油化工聯合會的認可,成為2018年—2019年驗收項目。
三聚環保與內蒙古美方公司開展深度合作,利用其良好的產業基礎和豐富的生產經驗,結合三聚強大技術實力,強強聯合,使美方成為內蒙古西部地區唯一可生產一級焦的企業,帶動當地煤焦化產業轉型升級。
采用我國自主研發的費托合成技術,對傳統焦化企業實施整體升級改造,對百萬噸級示范裝置提供綜合服務并規模化推廣,生產環保型溶劑、合成潤滑油、合成型鉆井液、高熔點合成蠟等高端化學品,填補國內空白。此項目已于2018年12月27日成功進入中交階段,預計2019年3月投產建成。